• 话题一:您如何看待如今中国的PLC市场?


  • power_hb

    plc发展4

    四是增强外部故障的检测与处理能力。 根据统计资料表明:在PLC控制系统的故障中,CPU占5%,I/O接口占15%,输入设备占45%,输出设备占30%,线路占5%。前两项共20%故障属于PLC的内部故障;其余80%的故障属于PLC的外部故障。因此,PLC生产厂商都致力于研制、发展用于检测外部故障的专用智能模块,以期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30/03)| 回复

  • power_hb

    plc发展3

    三是PLC大力开发智能模块,加强联网通信能力。 PLC厂商不断开发出许多功能模块,如高速计数模块、温度控制模块、远程I/O模块、通信和人机接口模块等。这些带CPU和存储器的智能I/O模块,既扩展了PLC功能,又使用灵活方便,扩大了PLC应用范围。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30/03)| 回复

  • power_hb

    plc发展2

    二是向超大型、超小型两个方向发展。 当前中小型PLC比较多,为了适应市场的多种需要,今后PLC要向多品种方向发展,特别是向超大型和超小型两个方向发展。现已有I/O点数达14336点的超大型PLC,使用32位微处理器,多CPU并行工作和大容量存储器。最小配置的I/O点数为8~16点,以适应单机及小型自动控制的需要。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30/03)| 回复

  • power_hb

    plc发展1

    一是向高速度、大容量方向发展。 为提高PLC的处理能力,要求PLC具有更好的响应速度和更大的存储容量。目前,有的PLC的扫描速度可达0.1ms/k步左右。存储容量方面,有的PLC最高可达几十兆字节。为扩大存储容量,有的公司已使用了磁泡存储器或硬盘。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30/03)| 回复

  • power_hb

    plc发展

    许多年前就有人预言,PLC将要被PC-BASED控制系统取代。但PLC的销售仍以十分稳定的增长率逐年上升。目前的PLC已经与十年前大不相同,十年后的PLC与如今的PLC也势必不同;但有两个方面是不变的:其一,PLC会提供稳定的控制响应;其二,高度的可靠性。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30/03)| 回复

  • gchf292

    国产PLC

    国内PLC不能打开市场可能原因:质量不可靠;品牌影响力不够;大多数最终用户使用同一生产厂家的PLC,这样备品数量少,同时PLC外部设备和编程软件等可以多台共用,便于技术力量培训,便于用户程序的开发和修改,PLC通讯网络一般是各PLC厂家专用,同一厂家控制设备的通讯所需硬件费用要不不同厂家通讯费用低很多。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26/03)| 回复

  • ytzidonghua

    国产plc信捷的用了一些

    和三菱的有些相似,但是是他们自己研发的。 做些中低端应用还可以。 和进口品牌相比差距还是有的。 需要时间和积累才可以的。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26/03)| 回复

  • yulin

    国产PLC的市场成熟度不高

    什么时候国产PLC的市场才能成熟?等到国内的用户都只会从价格、性能、质量、服务来考量PLC、而不会看什么品牌的时候;等到国产的PLC制造商都能够从产品、价格、推广、渠道等方面来策划PLC的营销的时候;等到国内的工控网站不再出现国产PLC这个字眼,而是说,德维森PLC、西门子PLC、欧姆龙PLC的时候;等到德维森的PLC价格比AB都要昂贵却还有人指定要德维森的PLC的时候;国产的PLC市场就成熟了。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26/03)| 回复

  • yulin

    15年PLC市场将超过16亿美元

    进入2015年之后,随着自动化产业热潮不断升温,PLC市场被相关市场研究机构看好。随着“十二五”提升装备自动化的提出,业内预计PLC市场将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在未来几年,中国PLC市场的综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4.1%。PLC中国市场预期以12.4%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市场份额2006年接近7.5亿美元;2011年达到13亿美元;根据相关权威机构预计,2015年这一市场将超过16亿美元。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26/03)| 回复

  • yulin

    国内外的小型plc差距正在缩小

    技术角度来看,国内外的小型plc差距正在缩小。有些国产plc已经拥有符合iec标准的编程软件、支持了现场总线技术等。面对国际厂商数十年的规模化生产和市场管理经验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国内厂商多数只停留在小批量生产和维系生存的起步阶段,离真正批量生产、市场化经营乃至创建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26/03)| 回复
共:336, 6 / 34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话题导航
话题一:您如何看待如今中国的PLC市场?
话题二:您如何看待嵌入式PLC的发展前景?
话题三:在未来的控制系统中, 开放性、安全性、稳定性和 可靠性这些需求如何同时得到满足?
话题四:随着数字化工厂的不断推进,您认为未来的PLC 新一代产品,还将进行哪些功能创新?
话题五:对于PLC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您有何见解?
2003-2025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
All content copyright ® 2015 Beijing Control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只有会员登录后才可积分换奖品哦!立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