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四:随着数字化工厂的不断推进,您认为未来的PLC 新一代产品,还将进行哪些功能创新?
数字化工厂中,PLC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数字化工厂中,各个子控制站由PLC控制,PLC首先要能满足子控制站的控制功能。2、数字化工厂一般都是通过光线以太网通信,各个子控制站PLC需要通过光纤以太网远距离与其他主PLC及数据服务器进行通信。3、主PLC通过以太网与数据服务器连接交换信息,并通过以太网局域网获得所有需要的其他信息。所以,通信功能、稳定性、可靠性都是必须要保证的。
数字化工厂的情景描述
对数字化工厂的情景描述是:制造过程中传递和采集的信息是数字的、3D的,因而也必然是无纸化的。分布在各个作业点上的微电脑、移动终端、RFID/条码设备、软件PLC、数字化测量设备和无线工业以太网是工厂现场配备的基本装置。
数字化工厂技术的环节
数字化工厂技术对生产工程的各个环节,在不同的层次,小到操作步骤,大到生产单元、生产线乃至整个工厂进行设计、仿真、分析和优化。它从并行工程的基本观点出发,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同时考虑和解决生产工程的问题,包括工艺过程设计、工艺装备、机床设备、刀具、生产线或加工单元的布局、人体工程学、生产调度、物料管理等,实现数字化的制造。其结果用于真实工厂的生产制造,如可生成PLC、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等的程序,控制相关设备完成生产制造。
向微型PLC和嵌入式PLC转换
工业4.0为设备市场创造了新的机遇,制造商正由传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向微型PLC和嵌入式PLC转换。PLC尺寸缩小一个量级,散热降低一半;数字I/O数据处理速度加快70倍;集成安全保护电路以抵御新出现的安全威胁。
数据库将与PLC直接连接
未将数据库将与PLC直接连接,确保间隔准确、毫无遗漏的将设备数据直接储存至数据库。同时,整个过程无需电脑编程,通过数据库专用指令,即使在没有SQL文的相关知识也能实现简单编程。
信息化与可视化结合
通过信息化与可视化结合打造数字化工厂和数字车间,将是实现智能化制造的必经之路。数字化制造包括三层面:以设计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以控制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以及以管理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数字化工厂将实现制造企业资源配置优化、车间生产透明化、制造响应敏捷化以及部分协作实时化。例如PLC将以自动化输送、数字化的提示方式代替人工输送、指示单提示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物料配送及时的问题,实现生产线的平衡。
工业互联网的“软”服务
未来工业互联网侧重于在“软”服务方面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希望用互联网激活传统工业,保持制造业的长期竞争力。工业互联网的标准不仅涉及Internet网络协议,还包括诸如IT系统中数据的存储容量、互连和非互连设备的功率大小、数据流量控制等指标。其目的在于通过制定通用标准,打破技术壁垒,利用互联网激活传统工业过程,更好地促进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
PLC 的技术进展
PLC 的技术进展包括,更好的操作员界面,图形用户界面(GUI) ,人机界面,也包 括与设备、硬件和软件的接口,并支持人工智能比如逻辑 I/O 系统等。 软件进展将采用广泛使用的通讯标准提供不同设备的连接,新的 PLC 指令将立足于增加 PLC 的智能性,基于知识的学习型的指令也将逐步被引入,以增加系统的能力。 用户对于柔性制造系统的需求将决定未来的控制哲学。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工厂自动 化中, PLC 将肯定占据重要的地位, 控制策略将被智能地分布开来, 而不是集中, 超级 PLC 将在需要复杂运算、网络通信和对小型 PLC 和机器控制器的监控的应用中获得使用。
采用一网到底技术
随着数字化工厂的不断推进,未来的PLC将是高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天下。 如何实现简单高端控制的系统架构?施耐德电气推出全新的ePAC(Ethernet Programmable Automation Controller,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概念,从底层设备进行网络连接通讯,采用一网到底技术,提高关键过程数据和事件的可视化程度,增强信息的透明度,确保信息的连续一致性,增大了数据交换的容量。承载这个新概念技术的产品就是Modicon M580控制器--完全基于工业以太网实现连接和通讯,能够使工厂的设计、实施以及运行达到前所未有的灵活性、透明化和安全性。它将成为施耐德电气PlantStruxure协同自动化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