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题五:对于PLC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您有何见解?


  • cntszxb

    SoftPLC将获发展

    随着微处理器和工控机的发展,基于PC的开放结构和多接口特性,极具灵活和开放性并可反复配置的优异性能,正好克服了PLC封闭且缺乏灵活性弊端,使其具备SCADA的优异特性和可灵活配置、兼具开放接口的特性,正适合目前两化融合对PLC的要求,因此,SoftPLC将获发展机遇。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13/03)| 回复

  • questionmark1

    PLC的发展需要提高外部设备的响应速度

    未来PLC技术的发展趋势不仅要在PLC内部实现高速化,而且同时还要提高外部设备的响应速度,只有这样,才能整体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所以,为缩短I/O模块的输入输出响应时间,提高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的模-数和数-模转换时间,需要技术开发人员很下了工夫,设计出的控制系统整体的控制速度至少要达到毫秒级以下,这样,PLC提高外部设备的响应速度才有意义。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12/03)| 回复

  • questionmark1

    信息技术渗入PLC是PLC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渗入PLC是为了适应工厂控制系统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日益有机结合的发展趋势;适应在控制层面让不同品牌的PLC之间,让PLC与DCS、SCADA等系统之间,能有效而足够快地交换数据的市场要求。信息技术渗入PLC是PLC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12/03)| 回复

  • yulin

    PLC技术面临PAC的严峻挑战

    我认为作为后起之秀,PAC无疑在技术性能与适用性等基础理论方面要强于诞生于70年PLC产品。虽然PAC形式与传统PLC很相似,但性能却广泛全面得 多。PAC是一种多功能控制器平台,它包含多种用户可按照自己意愿组合、搭配和实施的技术和产品。与其相反,PLC是一种基于专有架构的产品,仅仅具备了制造商认为必要的性能。从技术领域来看,PAC如果进入中后段发展时期,替代PLC产品的趋势将非常明显,PL将面临PAC的严峻挑战。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12/03)| 回复

  • yulin

    PLC提供差异化服务发展趋势

    我认为伴随着工业控制技术客户对数字量、模拟量、通信等业务的需求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制造商希望在自动控制上承载多种业务,能够对其进行各种不同的控制、可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满足将来不断变化更新的要求。
    赞(1) | 评论(0) | 最后回复(12/03)| 回复

  • yulin

    多业务、多功能、高性能、稳定可靠是PLC追求的目标

    我认为伴随着工业自动化控制业务的迅猛发展,通信、Internet等多业务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机械自动化控制应用正在全面走向全智能化,可编程控制器产品正朝着高性能、智能化、工业级的方向迅猛前进。多业务、多功能、高性能、稳定可靠是所有可编程控制器(PLC)产品追求的目标。
    赞(2) | 评论(0) | 最后回复(12/03)| 回复

  • ladychenyz

    PLC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小、快、灵

    PLC技术应当传承既有的优势,又要有创新,可以采用嵌入式设计,节省安装空间,简化了集成和维护;可以采用更高CPU处理速度,使PLC的运行速度可比传统解决方案提升几十倍;客户对PLC的选择可大可小,扩展灵活贴近用户。所以,PLC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小、快、灵。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11/03)| 回复

  • ladychenyz

    速度与容量是PLC技术未来发展基本要求

    未来自动化工厂对于PLC处理能力的极致追求,将促使PLC产品开发过程中更加注重更快响应速度和更大存储容量的需求。速度与容量,是未来PLC产品发展的一个关键词.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11/03)| 回复

  • questionmark1

    PLC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实现信息流控制

    未来的PLC控制系统,将是庞大的、智能的、无人值守的、巨量信息交互的控制系统,未来PLC技术的发展趋势,从系统集成的角度来看,是有关生产、管理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相互通融、信息共享的系统,有着共同的传输协议和接口标准,各子系统之间互通和兼容,信息资源共享,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实现联动,所以实现信息流控制是PLC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11/03)| 回复

  • questionmark1

    能自主地进行能效管理

    未来的PLC新一代产品,将会实现将控制过程管理和能源消耗管理融合在一个系统中,用户可以管理流程、仪器仪表,实时了解能源数据,提高工厂的运营效率,同时可以优化能量的损失,减少能耗,实现节能的目的,这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10/03)| 回复
共:242, 10 / 25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话题导航
话题一:您如何看待如今中国的PLC市场?
话题二:您如何看待嵌入式PLC的发展前景?
话题三:在未来的控制系统中, 开放性、安全性、稳定性和 可靠性这些需求如何同时得到满足?
话题四:随着数字化工厂的不断推进,您认为未来的PLC 新一代产品,还将进行哪些功能创新?
话题五:对于PLC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您有何见解?
2003-2025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
All content copyright ® 2015 Beijing Control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只有会员登录后才可积分换奖品哦!立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