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题四:随着数字化工厂的不断推进,您认为未来的PLC 新一代产品,还将进行哪些功能创新?


  • questionmark1

    模块化是必须的

    为满足工厂自动化对于PLC控制能力的极致追求,PLC厂家就会越来越多的功能模块的开发,这些功能模块能有效的扩展的PLC功能,灵活便捷的使用方式,也为PLC应用的“跨界”提供技术保障与支持。在PLC百家争鸣时代,功能模块的参与,为PLC开启功能的弹性扩充。应当认为,模块化应运而生,是未来PLC功能的一个显著特征。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11/03)| 回复

  • cntszxb

    应当具备抗攻击和病毒 的能力

    中国两化融合主要强调了企业间的横向集成和企业内部的纵向集成,这必将形成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嵌入式终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通过信息物理系统连接的一个智能网络,因而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能够互联,而这个信息物理系统将可能引入病毒、木马以及各类型的网络攻击,为安全着想,联网的各个设备或者是某个车间就应当具备抗攻击和病毒的能力。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11/03)| 回复

  • cntszxb

    随着数字化工厂的不断推进,PLC应具备移动联网功能

    随着数字化工厂的不断推进,移动设备、移动装置、工业互联网及物联网将会不断深入融合,这就需要作为控制系统心脏的PLC具有移动联网功能以适应移动设备和装置的联网控制及管理。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11/03)| 回复

  • questionmark1

    实时共享实现的系统将更加促使出现新的高速网络

    无论远程的、分布式的、或标准的设备都可以通过软件集成到以太网络中,信息可以在控制器、现场设备、HMI/SCADA系统、工程工作站、资产管理系统以及其他智能设备间实时共享,保证系统的实施性和时间一致性。用户可以在与系统平台连接的任何设备上进行配置和调整参数,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增加模块、改变硬件架构,修改程序。所以实时共享实现的系统将更加促使出现新的高速网络。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10/03)| 回复

  • questionmark1

    实现真正意义的开放网络

    未来的控制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通过设计出最先进的ARM架构微处理器将标准的以太网嵌入自动化控制器,并且将它应用到现场总线、控制总线和内部的背板总线等所有的通讯中,以及所有的设备和模块,例如配电、低压电路板、能源管理功能等,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开放网络,实现无缝的连接和通讯的优化。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10/03)| 回复

  • questionmark1

    支持超高速的数据传输

    像宽带一样,大家可以想想刚开始上网时的网速是多少?512K,后来是1M,2M,4M,8M,。。。。。,速度的提升给予大家在网上遨游的畅快享受,在数字化的背景下,未来的新一代PLC产品在进行数据交互时的信息量一定是很多的,而控制系统要求的实时性是不能被破坏的,所以将会出现支持超高速的数据传输的新一代PLC,这应该是个大概率事件。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10/03)| 回复

  • antaizhaobiao

    遥控、抗干扰

    未来数字化工厂内各型电子信号密集交叉作用,而业主对系统控制升级即是对控制力和控制精准度的提高,因此PLC产品必须能具备更强大的远程控制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新一代PLC在这方面创新大有可为!
    赞(1) | 评论(0) | 最后回复(10/03)| 回复

  • questionmark1

    支持5G

    未来的PLC处于4G/5G的时代,为实现数据的传递,将出现PLC在支持4G/5G的功能创新,实现高速无线传输的功能。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09/03)| 回复

  • gchf292

    plc智能电器

    plc和互感器一起组成智能电机保护器,通过通讯功能,对电动机进行保护。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09/03)| 回复

  • cntszxb

    智能制造将加速PLC联网功能的发展

    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核心目标,智能制造是建立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的关键,而智能制造,在于大数据互联网思维下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两化融合基础上的互联网工业发展新模式,可以在很多传统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家电、服装、制药、食品等消费品行业推广。而在这些行业的改造升级中需要大量的PLC,这就要求这些PLC必须具备互联网联网能力,必将加速PLC联网功能的发展。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09/03)| 回复
共:227, 9 / 23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话题导航
话题一:您如何看待如今中国的PLC市场?
话题二:您如何看待嵌入式PLC的发展前景?
话题三:在未来的控制系统中, 开放性、安全性、稳定性和 可靠性这些需求如何同时得到满足?
话题四:随着数字化工厂的不断推进,您认为未来的PLC 新一代产品,还将进行哪些功能创新?
话题五:对于PLC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您有何见解?
2003-2025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
All content copyright ® 2015 Beijing Control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只有会员登录后才可积分换奖品哦!立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