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三:在未来的控制系统中, 开放性、安全性、稳定性和 可靠性这些需求如何同时得到满足?
开放性1
长期以来,制造与生产企业所采用控制系统大多是专用的、封闭的体系结构,其构成系统的硬件是按照各自的标准度身定制的。无论是DCS,PLC还是FCS,虽然它们具有结构简单、技术成熟、产品批量大等优点,但相对日新月异的生产要求,也越来越暴露出其固有的缺点。在许多情况下,当用户要想进行功能上的扩展或变化时,都必须求助于系统的提供商,如想把特殊要求融入到控制系统中去时,都是比较困难的。这无形中不仅提高了制造企业的成本,也成为控制系统升级换代的“瓶颈”。 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从而要求制造商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这一趋势促成了一个新概念的产生,即模块化、可重构、可扩充的软硬件系统,这就是开放式控制系统。这一系统为制造厂提供了将其技术与任何第三方的技术或产品进行集成的可能性。
提高PLC系统的可靠性方法
采取时间故障检测法、逻辑错误检测法、联锁控制等方法, 充分利用 PLC 的软、硬件资源,精心设计电路和编写程序, 能提高PLC系统的可靠性。
兼容性好,便于系统的无缝升级
在未来的控制系统中,企业要求产品具备更好的向上兼容性,便于系统的无缝升级,最大程度上确保投资回报和投资安全性。
防止黑客入侵的方法
为了防止黑客进入到PLC控制系统中造成网络瘫痪,必须安装一套安全性能较好的防火墙软件。 在PLC中采用冗余IP地址、冗余网络系统、冗余通信电缆,以及热备份等方式,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很好地为过程控制系统提供服务。
满足“四性”施耐德电气莫迪康系列PLC产品做得很好
个人认为,由于产品本身漏洞以及通用以太网开放性服务、产品安全功能不完善所致的信息安全隐患存在,决定了未来控制系统产品信息安全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在开放性、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满足方面,施耐德电气莫迪康系列PLC产品做得很好。通过静态分析、跟踪调试和安全强度测试等多种分析手段验证,认为其在认证机制设计、功能实现、以及安全防护方面,可以有效增强和防范威胁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隐患。
同时满足
控制系统中的软硬件要求稳定同时可靠比较好办,而开放、安全本来就是此消彼长的矛盾,只能谋求某种阶段性平衡,若要“同时满足”而且还得和稳定、可靠“同时”,真的是个很有内涵的讨论题,我特别期待看到有价值、可操作的真知灼见。
开放性PK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开放,就是包容、集大成一切关联设备,比如改革开放,好的坏的一起涌入。但这不是以牺牲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前提。我们既要控制系统的开放性,又要控制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这就需要在他们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平衡点。对于施耐德,我们拭目以待。
稳定的控制系统才是真正的控制系统
没有稳定,谈不上一切;没有稳定,不会长久;没有稳定,是不成熟的。未来,开放性、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这四性,既高度统一,又相互促进。用辩证的观点看,既对立又统一。这就需要的施耐德的智慧。我们相信,施耐德在未来,能够很好的驾驭这些特性,给用户一个放心的控制系统。
未来控制系统安全性,杜绝一切攻击和病毒
未来控制系统安全性,将会非常强大。它能够杜绝一切攻击和病毒,能够杜绝误操作给生产造成的影响,不会因为硬件损坏造成连锁失控,不会因为掉电造成阀门全部打开或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