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题一:您如何看待如今中国的PLC市场?


  • zhuhaijun

    不断提升PLC产品的性能

    PLC要真正突破,从产品本身而言:首先要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PLC功能的加强,甚至新一代产品的推出,是厂商的重点;同时中国PLC市场价格在比较长的时间里依然会是市场推广的利器,高性价比的产品是PLC企业突破的助力。从市场推广而言:要建立适应中国市场的推广模式,为机械厂商提供整体的自动化产品解决方案是市场的主流趋势之一。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25/12)| 回复

  • guoyi1000

    3432

    中国PLC品牌: 康卓PLC,上海正航PLC,深圳奥越信PLC,科赛恩PLC,南京冠德PLC,智达PLC,海杰PLC,易达中山智达PLC,江苏信捷PLC,洛阳易达PLC,厦门海为PLC,南大傲拓PLC,德维深PLC,和利时PLC,KDN PLC,淅大中控PLC,淅大中自PLC,兰州全志PLC,科威PLC。 中国台湾PLC品牌: 台达PLC,丰炜PLC,智国PLC,台安PLC,永宏PLC,盟立PLC。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25/12)| 回复

  • zhuhaijun

    中国的PLC市场格局与新行业焦点

    中国目前的小型PLC市场,目前仍然以日系及欧系品牌占主要份额,但随着本土厂商的逐渐加入,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小型PLC的市场空间依然很大,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本土品牌将改变小型PLC市场的格局。 随着中国机械制造的规模逐年增大,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为持续增加其市场竞争实力,对于设备的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小型PLC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型PLC性能中型化是发展的趋势,这些行业将成为各企业的关注焦点,例如包装和纺织行业。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25/12)| 回复

  • flowerhuanghua

    PLC市场将蒸蒸日上

    长期以来,PLC始终处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主战场,为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提供了非常可靠的控制应用。其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为自动化控制应用提供安全可靠和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适合于当前工业企业对自动化的需要。另一方面,PLC还必须依靠其他新技术来面对市场份额逐渐缩小所带来的冲击,尤其是工业PC所带来的冲击。PLC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新技术的采用、系统开放性和价格。   PLC技术展的最终趋势仍然是人们所争论的焦点之一。大多数人认为,PLC将会继续失去市场份额;更有甚者认为,在工业PC面前,PLC将会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但也有一部分人相信,一些特殊工业应用领域仍将为PLC提供一定的市场份额。   在全球工业计算机控制领域,围绕开放与再开放过程控制系统、开放式过程控制软件、开放性数据通信协议,已经发生巨大变革,几乎到处都有PLC,但这种趋势也许不会继续发展下去。随着软PLC(SoftPLC)控制组态软件技术的诞生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安装有SoftPLC组态软件和基于工业PC控制系统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得到增长,这些事实使传统PLC供应商在思想上已经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他们必须面对现实,在传统PLC的技术发展与提高方面作出更加开放的高姿态。对于控制软件来讲,这是PLC控制器的核心,PLC供应商正在向工业用户提供开放式的编程组态工具软件,而且对于工业用户表现得非常积极。此外,开放式通信网络技术也得到了突破,其结果是将PLC融入更加开放的工业控制行业。
    赞(1) | 评论(0) | 最后回复(24/12)| 回复

  • zrx517697809

    提高质量,高速服务

    现在国内PLC市场国内国外品牌很多,价格基本上都是透明的,公司按照他能接受的价格范围来选择品牌,这样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显得尤为关键,提高质量,优胜劣汰,高速的服务,要让客户满意。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24/12)| 回复

  • zhuhaijun

    国内PLC厂商,前景远大!

      国内PLC厂商,相比国外PLC厂商,能够确切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并适时地根据中国用户的要求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PLC产品。并且能够积累大量客户资源,了解国内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用户的真正需求,因此在产品设计时能够充分考虑中国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产品的针对性和易用性更强。   我国目前是公认的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究其原因,除了产品技术尚和国外产品有所差距之外,就是在工业生产自动化应用方面还达不到国际平均水准。不过,现在全球工业生产进一步转向自动化生产,也带动着我国工业制造业的生产模式转型,自动化将占主流。在此过程中,我们对PLC产品的发展需求总体呈现一定上涨,同时,PLC技术也在朝着新的技术方向进行研发,所以,国内PLC厂商,前景远大!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24/12)| 回复

  • zhuhaijun

    中国必是未来PLC最大的应用市场

    欧洲正面临经济停滞、债务危机、老龄化社会和工程短缺带来的棘手结构问题,美国经济和日本经济,也差强人意。然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却迅速兴起,以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PLC市场。 回潮市场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PLC的要求也会相应增加,如支持信息驱动制造以及车间与 MES和ERP层连接,甚至某些情况下要求车间直接与客户连接。另外,PLC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并将它们返回到高层系统。这一趋势的最终发展方向就是自动优化的网络-物理系统和模块化车间和工厂。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24/12)| 回复

  • zdm2008

    国内PLC依然面临国际PLC冲击

    即使这样,国内PLC路还很长,做国人自己的品牌,比如和利时、浙大中控、台达、南大奥拓、优稳等等,国内品牌应该找准时机,继续加油!
    赞(1) | 评论(0) | 最后回复(24/12)| 回复

    zhuhaijun: 质量和性能是第一要素。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PLC产品。售后服务,也很重要。

  • guai

    国产PLC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由于种种原因,国产品牌的plc在国内plc市场份额所占比例很小,一直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中国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plc产品来自国外公司。 目前中国plc市场主要厂商为siemens、mitsubishi、omron、rockwell、schneider、ge-fanuc等国际大公司,欧美公司在大、中型PLC领域占有绝对优势,日本公司在小型plc领域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公司在小型plc领域也有一定市场份额。 从技术角度来看,国内外的小型plc差距正在缩小。如无锡信捷、汇川技术、等公司生产的微型plc已经比较成熟,有些国产plc(如和利时公司、凯迪恩公司)已经拥有符合iec标准的编程软件、支持了现场总线技术等。面对国际厂商数十年的规模化生产和市场管理经验,国内厂商多数只停留在小批量生产和维系生存的起步阶段,离真正批量生产、市场化经营乃至创建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赞(2) | 评论(0) | 最后回复(23/12)| 回复

    zhubangmin: 确实是这样

  • lslsm

    需求、产品定制、成本、服务、响应速度优势

    国产PLC技术已比较成熟,且具有一定规模,获得国内中小客户青睐,他们在开展PLC业务时具有以下竞争优势: 1.需求优势。中国人口众多决定了国民的物资需求量大,拉动了消费,这也由此形成了中国庞大的市场,促进了国内不同工业领域的迅速发展,几十家国产PLC产品竞相登台各显神通,正是拼着各自得天独厚的人脉关系,满足了这一市场需求。 2.产品定制优势。一些中小企业客户需要很快开机生产,国产厂商获取信息快,能根据对方的系统控制要求短期内量身定制技术解决方案以满足要求。 3.成本优势。就地取材,物流便利,无需繁琐的中转,无疑为客户节省了一笔巨大的运输费用,使得他们更乐意选择国产PLC品牌。 4.服务优势。国产PLC来自大江南北,不同地域客户可以就近选择厂商,满足了售后服务的便利性。 5.响应速度优势。地理位置决定了国产PLC厂商提供技术支持的快速响应。
    赞(0) | 评论(0) | 最后回复(23/12)| 回复
共:336, 31 / 34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话题导航
话题一:您如何看待如今中国的PLC市场?
话题二:您如何看待嵌入式PLC的发展前景?
话题三:在未来的控制系统中, 开放性、安全性、稳定性和 可靠性这些需求如何同时得到满足?
话题四:随着数字化工厂的不断推进,您认为未来的PLC 新一代产品,还将进行哪些功能创新?
话题五:对于PLC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您有何见解?
2003-2025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
All content copyright ® 2015 Beijing Control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只有会员登录后才可积分换奖品哦!立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