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一:您如何看待如今中国的PLC市场?
国产PLC与欧美日系PLC存在差距之原因分析
国产PLC与欧美日系PLC有一定差距,主要不在于硬件,也不在于管理,而在于软件。很多PLC制造商已经广泛采用一些先进的数控技术,并注重对高级技工人才的培养,注重整个生产管理中的信息化,注重产品售后服务以及信息化的保障,却很少有人关注软件的质量,这也因此注定了产品质量的不可靠。
DCS是PLC的强劲竞争对手
虽然说PLC功能越来越强,但是在电厂、化工厂、钢铁厂,DCS的用量也很大。DCS以其稳定性、回路控制功能强始终和PLC分享市场。
我们用过的PLC
大型工程项目用SIEMENS S7-400/罗克韦尔Contrologux5000/施耐德 Quantum,小型工程用SIEMENS S7-300/罗克韦尔micrologux/施耐德 M340
国产PLC必须正确处理好价格与技术服务的关系
国内PLC供应商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在众多设备中实行仿造功能和降低价格,用户买了你的产品,一旦有技术问题寻求解决,由于利润只放在产品价格上,根本没有空间和利润做技术支持,久而久之,国内产品市场就会萎缩,于是用户宁可买贵的国外产品,因为国外产品是通过创新研发技术生产的。
切莫形成信息孤岛
国内有些制造商,只关心自己的装备能解决自动化某个环节问题,而不去考虑生产链之间、生产链与管理链之间的信息联通,以至于解决了某个环节的问题,却不能使这些装备连接在一起,信息流不通。
PLC功能与多种功能融合
当前机械装备不仅仅有逻辑控制,还有机器人、数控加工、纺织机械、造纸机械、运动伺服等。PLC功能只有与多种功能融合,如运动伺服功能,数据通信功能,才能满足众多用户复杂的控制系统要求,市场需求便会旺盛。不然,单孤军奋战,就没有发展前途,终将会被淘汰。
从网络的发展情况来分析PLC
从网络的发展情况来看,可编程控制器和其它工业控制计算机组网构成大型的控制系统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的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中已有大量的可编程控制器应用。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编程控制器作为自动化控制网络和国际通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工业及工业以外的众多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从市场上分析PLC
从市场上看,各国各自生产多品种产品的情况会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而打破,会出现少数几个品牌垄断国际市场的局面,会出现国际通用的编程语言
小型PLC和专用控制器之争
通用控制产品的“客制化”已是一种趋势。所谓客制化,就是面向特定的行业应用,提供专用的控制产品,这就是专用控制器。 专用控制器可以是物理封装的单元产品,也可以是由单元产品组合而成的专用系统。不论哪种形式,专用控制器的核心不在硬件,而是在其行业应用软件功能块。对系统产品而言,更得益于主流供应商统一软件架构体系的实施。 在通用控制(GC)与嵌入式控制(EC)的竞争中,行业KNOWHOW无疑是通用控制产品供应商的优势。基于深耕行业多年的经验,通过集成行业应用需求,为用户提供面向应用、减少二次开发成本的专用产品,是通用控制领域的一大进步。 因此专用控制器体现出了强烈的行业属性,这表现在专用控制器一般应用于“窄缝”市场,相对封闭。虽然专用控制器已经在很多细分市场领域取得了相当的市场份额,比如塑料机械、电梯等。但是每个细分市场的专用控制器供应商都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塑机行业的供应商主要是:珊星、宏讯、盟立等;而电梯行业的供应商主要是新时达、蓝光等。 至于小型PLC与专用控制器的优劣,则很难一言以蔽之。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涌现,专用控制器将在更多的窄缝市场侵占小型PLC的市场空间,但是短期内远远无法撼动小型PLC的主流控制地位。而小型PLC的厂商也在不断的用开发行业专用模块、降价、升级产品等方式捍卫自己的市场空间。
如何在国内PLC市场立足
在国内市场国内外PLC品牌数不胜数,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足是关键,个人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优质的服务, 2、过硬的技术, 3、低廉的价格, 4、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5、强大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