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一:您如何看待如今中国的PLC市场?
政府出手,让国产PLC在市场竞争摆脱目前的局面
由于国产PLC不大受人推崇,举步维艰,所以我国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对国产PLC的发展给予引导,从政策、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政府要对我国现有的几十家国产PLC厂商进行整合,组建中国自动化集团公司,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优秀国产PLC品牌进行大力发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技术开发,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目前国产PLC市场尴尬局面。
中国的PLC市场---国货当自强
中国的PLC市场竞争很激烈,现在已经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现象,作为国货的PLC厂家,真的要自强自立,多策划一下营销活动,实在不行的化,也可以山寨一下别家的PLC营销活动呀,就像这次施耐德的MX80的闯关积分活动,国货的PLC厂家也可以策划一个类似的活动呀,不做宣传谁买呀?货当自强!
我们集团使用BOSCH PLC最多
由于我们集团是汽车零部件企业,使用BOSCH的PLC很多,像早期的CL200,CL300,CL400,CL500,如今的L40等。BOSCH的PLC国内用的比较少,基本都是在BOSCH集团内部使用,外人很少会用到。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PLC市场确实是PLC的天堂,各种PLC都能见到,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中国PLC市场还处于蒸蒸日上的发展阶段,但是竞争激烈。
PLC在各行各业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控制核心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飞速发展,PLC已经进入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PLC在各行各业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控制核心,而且其功能日益强大,已经成为工业控制领域的主流控制设备。PLC从诞生至今,仅有30年的历史,但是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异常迅猛的发展,并与CAD/CAM、机器人技术一起被誉为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所以说PLC在各行各业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控制核心,在中国自动控制市场将是一颗常青树。
我认为我国小型PLC的市场份额会持续保持快速的发展
我认为小型PLC的市场份额会持续保持快速的发展。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出口额逐年提高,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机械设备的制造基地,使得国内OEM厂商迅猛发展。一些OEM厂商为了避免激烈竞争,追求更高的利润,将用小型PLC替代继电器或单片机控制方案。而且,小型PLC不再仅仅进行单机单站的控制,工厂信息化的潮流将会使更多的生产设备联网,进行集中监控,开放的平台为工厂生产设备联网和工厂信息化提供了可能性,使客户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投资即可实现联网。
我们集团使用西门子PLC最多
西门子PLC在我们集团各车间各生产线应用相当广泛,包括S7-200、S7-1200、S7-300、S7-400等。 西门子S7系列PLC体积小、速度快、标准化,具有网络通信能力,功能更强,可靠性高。
自主创新稳健发展国产PLC崛起不是梦
我认为尽管国产PLC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中国PLC市场的高速增长,为国产PLC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国内厂商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优势、强化研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深耕行业市场,那么国产PLC的崛起将指日可待。
PLC市场前景广阔
我认为在PLC应用方面,我国是很活跃的,近年来每年约新投入10万台套PLC产品,年销售额30亿人民币,应用的行业也很广。但是与其它国家相比,在机械加工及生产线方面的应用,还需要加大投入。国内PLC生产厂约三十家,但没有形成颇具规模的生产能力和名牌产品,还有一部分是以仿制、来件组装或“贴牌”方式生产,因此可以说PLC在我国未形成制造产业。作为原理、技术和工艺均无尖端技术难度的产品,只要努力,是能形成制造产业的。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我国大中型企业还要大力发展CIMS,在机械制造厂要形成FMS柔性制造系统,PLC是基础,所以PLC市场是广阔的。
中国的PLC市场要先做好工业3.0,再谈工业4.0
而当前中国,正在面临人口老龄化、城市化、消费升级、节能减排、产业转型、智慧城市等等一系列迫切问题,并非“工业4.0”可一言以概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早已完成,工业4.0是有产业基础的。而在中国,从经济环境到工业水平,都还处于参差不齐的程度,机器替代人工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仍有大量发展空间。中国整体还处于由2.0向3.0跨越的发展阶段。所以中国的PLC厂商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仍应该致力于工业3.0,离开了这一平台,工业4.0只是空中楼阁。做好现在,再论未来,做好3.0,再谈4.0,这就是实事求是。